第1章 入主皇城

坤元二十九年,朱雀門事變,繼後之子寧王於宮道埋伏射殺高貴妃之子睿王,率領叛變的京郊大營逼宮昭帝,控製宮中及京城不得進出。

滿朝嘩然。

禁衛軍誓死抵抗,兩相對峙,遲遲無果。

坤元十六年,高貴妃二胎小產,種種證據指向當時的皇後。

同時高氏一族聯合上書,指責皇後之父,太傅聞人氏及其二子和多位門生在科考中大規模徇私舞弊,賣官鬻爵,人證物證俱全。

先皇後自請廢後,聞人太傅自請罷官,願攜嫡子公儀玨及聞人氏一族平民發配邊疆兗州,永世不回京,族人三代之內不參加科舉。

帝允,封二皇子公儀玨為明王,世襲封地兗州。

立惠妃為繼後,惠妃之子為寧王,高貴妃其子為睿王。

惠妃母族式微,於後宮中低調怯懦不理俗事,寧王亦才學平庸不蒙聖寵,可寧王遂為嫡為長。

高貴妃一番謀劃落空,深知昭帝生性多疑,君心難測。

坤元二十九年,昭帝久病不愈,朝中有傳言昭帝欲立睿王為太子。

睿王狠厲卻有治國之才,比之寧王實乃太子最佳人選。

殊不料繼後多年隱忍一朝而發,竟先下手為強。

朱雀門事變兩日後,高貴妃被囚於宮,睿王屍首下落不明,昭帝仍不願於禪位詔書落印。

寧王雖不願被千夫所指,但也畏懼兗州得到訊息,快馬加鞭趕來隻需三日。

殊不知第二日傍晚,數萬大軍自兗州疾馳而來,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一路誅殺叛軍入宮,射殺寧王。

竟是高貴妃傳信於兗州,寧願引舊時仇人入室也要報殺子之仇。

十餘年間明王是如何躲過二妃刺殺、收服邊疆數萬軍心乃是後話了。

昭帝強撐著一口氣,傳位於明王後薨逝。

繼後伏誅,高貴妃自縊,明王稱帝,改國號為天乾,封先皇後為聖母皇太後,與聞人氏一族迅速穩定朝綱,昭雪當年冤案。

明王十三歲出走兗州,至今己有十三年。

十三年間他混跡軍營,與邊疆眾位將士打成一片,躲過惠妃、高貴妃二人派來的一輪輪明槍暗箭,在邊塞荒涼之地紮根,又有外祖聞人氏一族的學士傾囊相授,養的他是文武雙全,俊美端方又不失陽剛。

明帝外祖乃是書香世家,小小年紀便飽讀詩書,能看出未來帝王之相,正因如此才讓高貴妃忌憚,不惜用小產嫁禍皇後,羅織罪名。

大局己定,朝中文武百官皆知聞人一族品性,對於明帝即位自是毫無異議,更何況他還收服了邊關數萬大軍,皇權和君權皆在手中。

明帝殺伐果斷,以雷霆手段處理了朝中叛黨餘孽,提拔親信,剷除異己,幾日後京中便恢複了往日的繁華喧鬨。

這幾日上朝議事,明帝的雄才大略目光長遠一時引來不少人注目,百官紛紛上書請求舉行選秀,充盈後宮,為皇家開枝散葉。

二十六歲那年入主京城,登基多日回首仍恍然如夢。

身處兗州之時,因無皇帝賜婚貴女,又無世家大族願將女兒嫁於他這個棄子,公儀玨後院寥寥幾人。

正妃側妃需入皇家玉碟,他一人也無,唯有一庶妃陳氏,一良娣聞人氏,奉儀洛氏和白氏,兩位抬為孺人的通房丫鬟,衛氏和陶氏。

明帝此人實有一缺點,愛貌美豐滿之女子。

兗州之時,他後院也皆為容貌氣質出眾、身材出挑的妃妾,可以不要顯赫家世,但必得楚楚動人。

選秀一事一經決定便立刻下行。

明帝有旨,官家女子凡符合年齡要求,貌美且品行好者皆可送選,非官家女子,但家世清白品相出眾者,也可由地方官員收為義女、義妹送選。

如此一來,文武百官乃至全國上下皆知當今聖上是個愛美之人。

但在經世之才麵前,愛美又算什麼呢,隻怕往後後宮佳麗三千,熱鬨非凡。

庶妃陳令妍,兗州正西品忠武將軍嫡女,育有二公主公儀嘉華,封妃,賜號嫻,入主翊坤宮。

良娣聞人馥鬱,乃是聞人氏族親嫡女,其父被貶前為正五品諫議大夫,明帝登基後官複原職。

育有大公主公儀瑤卿,封昭媛,賜號盈,入主鐘粹宮。

奉儀洛天香,兗州正七品中鎮將庶女,封嬪,居儲秀宮東殿。

奉儀白竹,從七品兗州孟縣縣令嫡女,封嬪,居儲秀宮西殿。

孺人衛氏,封貴人,居鐘粹宮東殿。

孺人陶氏,封貴人,居鐘粹宮西殿。

聖母皇太後聞人氏,居壽康宮。

位分表:超品 皇後正一品 皇貴妃從一品 貴妃 淑妃 賢妃 德妃正二品 妃從二品 昭儀 昭媛 昭容 修儀 修媛 修容 充儀 充媛 充容正三品 貴嬪(貴嬪及以上為一宮主位)從三品 婕妤正西品 容華從西品 嬪正五品 貴人從五品 美人正六品 才人從六品 常在正七品 選侍從七品 答應正八品 更衣從八品 禦女皇子妃:一品:正妃二品:側妃三品:庶妃(庶妃以下皆可稱侍妾)西品:良娣五品:承徽六品:昭訓七品:奉儀八品:寶林九品:孺人